首页>>速记速录案例>>地产速记案例>>正在阅读

窦以德:居住的空间文化初探

  来源: 黑匣子速记    作者:  黑匣子速记    类型: 原创    发表: 2006/3/26    浏览:   


观众:既然免费进来了,干脆就提几个问题。我提三个问题,同时问三个专家:“何为美?何为贵?”各位没有提到宗教信仰和终极的人文关怀。三位中一位是技术团队的精英者、一位更关注社会责任、一位更想用更多的资源做出一些作品出来,而不是商品。何为美?何为贵?比如先生关注人均生活水平的提升,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好的消息?今年、明年有没有一些研究的成果。从技术上说,我们设计院有没有什么技术创新?另外,先生在工建方面服务,将来工建和信仰方面会出现什么趋势或者走向?谢谢。

 

主持人(洪海):我重复一遍,时间有限,我们提问的机会不太多。非常感谢这位朋友的支持,而且听的很仔细。我们能不能选择一个问题,你制定哪一位教授或者三位教授统一回答。我们把其他机会给更多的朋友。何为美?何为贵?这个问题是不是稍微大了一些,能不能再具体一些?这位朋友有没有补充。

 

观众:那我还是问先生吧,我觉得你有数据,也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您目前研究的这块对于普通居住品质提升有些什么样的计划或者有什么样的成果展现在近两年?对潮流有什么趋势的导向。谢谢。

 

窦以德:谢谢这位朋友,想不到讲了不到一个小时,你就判定我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谢谢。(全场掌声)说老实话,我们三位都是朋友,特别我跟老师很熟,我个人看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可是面对的问题多多。我是建筑界出身,我从这个角度谈谈。刚才主持人说我谦虚,我还是初探,我只能说是发现问题,我也看了国外的资料,都提出了一些质疑,国内权威专家对这个问题也有看法,可以说大部分都是负面的。我碰到院士,我问想搞什么话题。他说算了,这个问题早有结论。就这么说的。当时我心里有疑惑,各家都可以说自己的观点,问题是我们中国高层化发展是非常明显,这个不用数字统计,在座大部分是深圳的居民,这就不用我说。所以我就想了一个问题,既然都觉得不好,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我们是建筑师或者号称自己是建筑科技工作者,是不是应该做这方面的事情。我想这位观众也觉得应该做吧。这个问题很突出的。我开个玩笑,说不定反对这个问题的院士就住在高层里。我今天就是初探,我可以告诉你,这个题目我在建设部立了一个项目,立了题目后没有科研经费,我拉了一帮朋友做了两年多,很吃力。我发现一个情况,日本人好像很荒唐,像童话世界一样,他没有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就积极的想怎么面对。我们现在是面对到这个问题了,却没有一个科学的回答。我看了国家科技发展纲要,这就是国计民生,关系到土地、环境、人类居住状况,太重要了。今天我本来不配讲文化课题,我也不是文化人,后来我想了半天,深圳高层多,我觉得深圳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事情。我们可以琢磨一下自己住的怎么样。不知道主持人住在哪?

 

主持人(洪海):肯定是高层。

 

窦以德:这个问题很突出,我告诉你,希望还是有的,不光是我们政府,还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来做。谢谢。

 

主持人(洪海):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问。看看还有哪位提问?

 

观众:三位教授、主持人下午好!我们许多建筑师在做设计的时候想把这个小区做的更有文化、更加园林式、更加生态,可是开发商在开发的时候更加追求商业利益,使利益最大化。各位在做设计中有没有碰到这种矛盾,就是商业利益和自己文化理念有冲突的时候。比如你们想在这里盖一个园林更生态一点,可是开发商却说要把这里盖成楼房,你们有没有碰到这样的矛盾?

 

高青:这种情况肯定是有的,因为作为开发商来讲,我觉得他的角度也是无庸置疑。既然是商人,他肯定追求合理、合法范围内的利益最大化,这个一点都没有错。不管设计单位、设计师,这个领域是一个服务行业,并不是一个行政主管、也不是社会上站在某种利益上的团体,他是做服务的。早期的开发商确确实实层次比较低,他只顾自己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他的社会责任,忽略了作为居住者的需求。这些开发商经过这么多年市场化的洗练,我觉得现在多数的开发商已经看到了怎么样去寻求中间的结合点。因为只有寻求了比较好的结合点,既照顾了将来居住者的利益、兼顾的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追求自己利益合理值,这样才得到社会认同。早期由于大家对市场认识程度比较低,可能开发出非常低水平的产品照样可以卖出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随着大家建筑觉悟的提升,也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我觉得这样的开发商会越来越少。

 

主持人(洪海):谢谢高教授,回答的很精彩。

 

观众:谢谢主持人。我是一家媒体的记者,想请教一个跟深圳相关的具体问题。在我们会场五洲宾馆东北侧不到2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深圳最大的公共建筑,就是市民中心。它是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而且是市政府、市人大的办公地。关于这个的审美问题,在深圳是有很大争论的,而且也是见仁见智。可能深圳建筑界、学界觉得在这里说这个问题不太方便。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三位专家,请问你们对这座建筑的评价是怎样的?觉得它是一个很成功的建筑还是一个很失败的建筑?如果两位非深圳的学者可能对这个建筑不了解的话,其实走到窗边我就可以看到它。谢谢。

 

主持人(洪海):其实这个建筑物在相关媒体当中也有一些讨论,并不是非常的敏感。当然有褒也有贬,从时间跨度上来说,可能一件东西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现他的内涵。三位教授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补充?

 

窦以德:我先说一个情况。我们国内建筑评论到现在开展的不是太好。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一个回答是我们没有专业的评论家。尤其是建筑,他不仅仅是一个形象,还有功能问题等等,很系统。评价需要一套标准,国外是很专业的培训。

第二,有的人顾忌。这是朋友设计的,我说它不好,伤感情。如果是名人设计的,更不敢说,说完了不是倒霉吗?如果是政府设计的,说了不是更糟糕吗?这就是一个氛围的问题。随着国家的发展,民主的发展,这位先生你知道吗?北京的几个建筑争的天翻地覆,比如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我那天还开玩笑,大剧院的争论没有完呢,很快要秋后算帐,等他建成后,大家进去看。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如果大家都不说话,这就是不正常的现象。通过这一个争论可以促进我们水平的提高,或者有一些失误可以使我们总结经验,以后不再犯这个错误,这是好事。

    我是路过看了一下市民中心,你要我说印象,有一点是我觉得比例尺度有毛病。这个尺度好像跟城市感觉有点不舒服,其它说不了太多。颜色尺度很大。所以第一感觉,我觉得尺度方面从建筑学角度不太舒服。要是哪天花点钱好好转转,看看图纸,了解一下,评论不能简单的说,一个楼盘就是要认真调查后发表意见,这样就比较准确。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专门搞一个题目都可以。好不好?

1」「2」「3」「4」「5